记者 汪海晏
在多家本土美妆企业业绩大涨时,“眼霜第一股”丸美股份(603983)(603983)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丸美股份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4亿元,同比微增0.53%,但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15.49%。同时,财报还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丸美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为-0.62亿元。
(资料图片)
丸美股份业绩的下滑并不是首次出现。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分别实现全年营收18.01亿元、17.45亿元、17.87亿元,业绩增长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净利润更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实现净利润5.15亿元、4.64亿元、2.48亿元。其中,2021年净利润近乎腰斩,同比下跌46.61%。
想当年初上市时,丸美股份可是一路高涨,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市值达到了230多亿元,超越上海家化(600315)登顶A股日化“第一股”。谁承想,上市即巅峰,随后几年净利润更是连年下滑,丸美股份怎么了?
十几年未推出爆款单品
针对丸美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微涨、利润依然下滑的局面,记者联系丸美股份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不过,从过往披露的财报中,丸美股份多次提及受疫情影响,物流、供应链、线上线下(300959)销售都受到影响。此外,加大品牌宣传和广告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利润受到影响。
然而,在同样的环境背景影响下,一些国货美妆上市公司却依旧风生水起。例如,丸美股份的竞争对手珀莱雅(603605)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净利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而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300957)集团的净利增速甚至在40%以上。
究其原因,珀莱雅实施大单品策略,相继推出了抗衰产品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而贝泰妮则聚焦敏感肌,推出国货品牌薇诺娜。反观丸美股份,自2007年“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弹力蛋白眼霜引爆市场后,十几年来再无新的爆款单品推出。
据悉,目前除了主品牌丸美外,丸美股份旗下还有定位于大众化功能性护肤品牌的春纪,以及定位为轻奢韩系的彩妆品牌恋火。丸美股份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主品牌丸美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减少1.4亿元,减少幅度为16.83%,占比下降至84.88%,依然是业绩担当;恋火品牌实现营业收入9855.36万元,占比12.08%,而春纪品牌则没有公开数据。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丸美股份虽然一直声称“发力重组胶原蛋白”,并于2021年四季度上线丸美重组胶原蛋白系列10个SKU。不过,对于公司“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营收情况,丸美股份从未披露过。
研发费用所占比例极低
一直以来,“重营销轻研发”是国产美妆的通病。这一点,在丸美股份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营销上,丸美股份可谓是下了血本。
自2000年成立以来,丸美股份先后邀请了梁朝伟、周迅等明星大咖成为其形象代言人,2007年,更是凭借“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这句魔性广告语一炮而红。此后,丸美股份还精准投放了很多热播剧及网综,并在万达院线、户外大屏、机场、高铁站等进行了超2000次品牌曝光。
公开数据显示,2016-2108年,丸美用于广告宣传类的费用支出分别为3.38亿元、2.90亿元和3.90亿元,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1.58%、62.12%和72.87%。
2019年上市后,丸美股份依然坚持重金营销。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丸美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01亿元、17.45亿元、17.87亿元,对应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4亿元、5.64亿元、7.41亿元。同时,公司投入的广告宣传费也水涨船高,分别为3.72亿元、4.24亿元、5.44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超40%,然而当年的净利润竟暴跌至2.48亿元,同比减少46.61%。营销上的重金投入并没有在利润上激起多大的水花,可见,靠重金投入营销开路的策略已经行不通了。
相较于营销上的一掷千金,丸美股份在研发方面则表现得不太积极。
从研发投入来看,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45亿元、0.50亿元、0.5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低于3%。2021年较2019年增加500万元左右,相较同期广告宣传费增加1.72亿元,几乎可以忽略。
今年前三季度,丸美股份投入的研发费用为3730.51万元,而当期销售费用5.3亿元,研发费用不及当期公司营销支出的十分之一。同期,同为国内美妆上市公司的贝泰妮研发费用1.2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4.49%,佼佼者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则达到2.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42%。
业内人士认为,研发费用投入低,核心单品竞争力不足,再厉害的营销手段也无法实现弯道超车。
不过,今年10月15日,在丸美承办的第二届重组胶原蛋白论坛上,丸美创始人兼CEO孙怀庆表示,不仅要加大投入,还要追加1亿元资金用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基础研究。
丸美股份也在加速转型。
转型升级之路任重道远
虽然业绩数据不容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丸美股份已在努力转型升级。
长期将发展重心放在线下渠道,丸美股份几乎错过了电商直播带货的红利期。直到2020年,疫情的到来严重冲击了线下渠道,丸美似乎才意识到电商的重要性,并着重在线上渠道发力。
2021年,丸美股份线上营收10.28亿元,占比59.54%,同期,贝泰妮、珀莱雅线上营收占比分别为82%、85%。
据丸美股份最新公布的《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在2022年“双11”大促中,公司主品牌丸美天猫旗舰店GMV同比增长9.5%,彩妆品牌PL恋火“双11”全网GMV超过2021年全年,PL看不见粉底液荣登天猫回购榜、热销榜、加购榜、好评榜第一。
这个成绩看似亮眼,但与珀莱雅、薇诺娜、润百颜等美妆新贵们比较,就相形见绌了。根据国泰君安研报数据,丸美旗舰店在“双11”全期的GMV实际上不足1亿元。而来自天猫大美妆的数据显示,在结束的双11预售首日(10月24日),薇诺娜的预售成交额已经突破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力扩展线上渠道,也是丸美股份净利润出现严重下滑的原因之一。丸美股份曾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低估了新媒体新渠道探索的困难与周期,转型未达预期,整体收入虽保持稳定但利润出现了下滑。
今年11月22日,丸美股份发布公告,聘任王熙雯为公司总裁助理兼电商部总经理。公告显示,此次变动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战略性重点发力电商渠道的实际需要,加大力度发展电商板块业务,加快布局天猫、抖音等线上市场。丸美股份方面表示,王熙雯上任后,全面负责公司电商业务板块工作。
展望未来,丸美股份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电商板块新负责人的到来,是否能带领丸美打出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关键词:
-
丸美股份净利连年掉队背后真相 全球报道
羊城晚报记者汪海晏 在多家本土美妆企业业绩大涨时,“眼霜第一股”丸美股份(603983)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丸美股份发布的2022年第三
-
合肥独创房屋交易新花样,官方背书“二手房互换”免费服务
根据该局给出的指引,在合肥市区范围内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并可上市交易的存量住房,都可以进行产权互换。产权人在合肥市存量住房置换服务平台
-
氮化镓板块12月8日跌1.42%,士兰微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41亿元
12月8日氮化镓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 42%,士兰微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197 35,下跌0 07%。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氮化镓板块主力资金净
-
洪都航空:部分房屋拟被征收 补偿费用约1.75亿元-天天热点
证券时报e公司讯,洪都航空12月7日晚间公告,南昌市政府对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厂区部分土地进行整体收储。2022年,公司13项房屋建筑
-
长亮科技:公司目前对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业务涉及的前沿技术有一些研究与储备,主要应用服务于公司的金融类客户群体_环球今日讯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长亮科技(300348)提问,公司对NFT、数字确权等领域是否有研究。公司目前有哪些前沿的技
-
内联升将开咖啡店、主打文化特色 能否成功突围商圈?
马应龙出口红、大白兔做香水,这次内联升要开咖啡店。8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内联升将开设咖啡店,首店就定在了其大栅栏总店的二层。老
-
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下月实施
深圳在国内首次立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日前,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
-
按下“加速键”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5月6日凌晨,历经一天一夜的连续浇筑,由中建八局承建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工程地下室首块底板浇筑顺利完成,为项目高效建设、优质履约按下加
-
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蓝湖未来继续专注服务“数字创造经济”
10月23日,中国云软件赛道公司蓝湖宣布完成10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现有股东红杉中国跟投,穆棉资本任本轮的独家财务
-
欧盟能源部长举行特别会议商讨能源问题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26日电(记者康逸 李骥志)卢森堡消息:欧盟能源部长26日在卢森堡举行特别会议,就能源价格上涨问题交换意见,并讨论成
-
2022年初三学考报名将于11月10日启动
本报讯 北京教育考试院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初三年级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
-
我国在两种物理体系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的量子计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和“
-
江西进贤一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领刑
本报讯 (记者 胡佳佳 通讯员 李凤玲 吴玉婷)近日,江西省进贤县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完成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
新华社开普敦10月26日电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馆25日为一名中国公民连线国内公证处,顺利完成中国驻非洲使领馆首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当天
-
安徽省公安厅原副巡视员王辉一审获刑14年
中新网合肥10月26日电 据安徽省亳州市纪委监委26日消息,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日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副巡视员王辉作出一审判决,以犯受贿罪判
-
首发“上海号”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汉堡
10月26日,首列“上海号”中欧班列驶入德国汉堡的货场。新华社记者王勍摄新华社德国汉堡10月26日电(记者朱晟 张远)德国汉堡26日举行仪式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
在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何方,举世关注。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
我国在两种物理体系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10月25日,著名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同时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两篇论文,文章表明,随着66比特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
-
新主流网络视听崛起,开启主流价值社交传播之门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 44亿,占全体网民的93 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
-
蔬菜价格波动 电商平台加强直采保供保价
今年四月份一则“一车菠菜1300斤卖了15元”的短视频还在网络流传,谁料半年之后的“秋菠”已经华丽转身,一跃成为菜中“贵”族。十月上旬开